怯的康熙字典解释

怯的康熙字典解释

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15頁,第8字

同文書局本: 第382頁,第18字

標點整理本: 第326頁,第12字

音《唐韻》:去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乞業切,𡘋音㾀。《說文》:多畏也。本作㹤,从犬,去聲,犬性易㹤。今作怯。杜林說:从心怯,主於心也。《釋名》:怯,脅也。見敵恐脅也。《後漢・光武帝紀》:見小敵怯。又,《增韻》:懦也、懾也。

音又,《集韻》:去陟切,音𤷾 —— 弱也。

音又,叶乞約切,音却。《易林》:駑孱遌怯,如猬見鵲。偃示怒腹,不敢拒格。格,音各。

注解〔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
〔怯〕字拼音是qi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去。

〔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去声。《说文》:本从犬。本义是胆小,畏缩。

〔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è] ⑴ 胆小,没勇气⑵ 俗气,见识不广,不合时宜

怯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康熙字典网整理而成,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。

📚 相关推荐

世俱杯补时恐破纪录!裁判规则调整引发热议,比赛或超100分钟
微伏到伏特转换
疥疮的初期症状图片 (41)
我怎样查看我正在使用的终端?
手机为什么乱跳断触(手机屏幕自己乱点失控怎么解决)
天刀跑商流行持续多久_天刀跑商攻略流行